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刊 >

长春理工重庆研究院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

时间:2022-03-13 18:45 | 栏目:新刊 | 点击:

  中新网重庆新闻2月21日电(赵鹏) 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。近日,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,两江协同创新区入驻高校院所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研究院”)聚天下英才而用之,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,短短两年时间,招引科研人才106人,博士以上学位多达80人。

图为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。 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

  组建6大研发中心

  集中突破“卡脖子”关键技术

  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丁红昌表示,研究院通过引进院士资源、国内外高端技术人才和团队落户,将科学研究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,培养了一批掌握先进技术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,80人的博士团队已成为研究院创新研发的中流砥柱。

  目前,研究院依托各类产学研项目,打造了多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特聘长江学者等负责牵头的科研团队,组建了空间光通信研发中心、

  智能制造研发中心、集成电路与智能感知研发中心、医学影像和特种显示研发中心、半导体激光器与芯片封装研发中心、光纤传感与测量研发中心等6大高水平研发中心。

  据了解,去年以来,研究院集中院内科研力量,在光电、信息、制造、半导体、光纤传感等领域,突破若干“卡脖子”关键技术,引领一批国际领先的学术方向,强化产业的集群突破,加速领域间的交叉融合。

图为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研发中心。 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

  目前,研究院开发的角位移传感器的精度检测平台、常温常态准超导碳导线项目、高速高灵敏度CIS芯片核心技术及产业化研究项目均取得重大进展,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。

  以常温常态准超导碳导线项目为例,该项目以开发、生产、销售碳导线系列产品为起点,逐步涵盖碳导线、配套设备、配套材料、应用产品等关键配套与核心应用领域,其研发成功是“里程碑式”的突破。

  研究院6大研发中心均已实现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,先后成功开发出多款极具市场前景的样机样品。其中,集成电路与智能感知研发中心全国首发多光谱成像芯片产品,自主研发的多光谱成像芯片、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正在中试基地进行设计、测试。

  打造2大孵化中心

  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

  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、创新成果市场化,加速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研究院设立了科技创新产品孵化中心、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孵化中心。

  前者将建设半导体激光器生产线、芯片封装试测生产线、空间光电测试和光信息传输装配中心、机器人智能制造及柔性装配中心等创新产品孵化平台;后者将围绕重庆市重点产业技术需求,引进母校优势技术和成果在重庆落地,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瓶颈,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品,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,构建成果孵化体系,打造共享科技成果孵化器。

  丁红昌介绍,研究院围绕重庆市重点产业的技术需求,围绕空间光通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精准数字医疗、系统芯片、激光技术及应用等关键技术及设备开展产业化工作,评估和预测技术成果的先进性、成熟度、市场前景,力争转化为可以直接销售的产品。

  目前,研究院已在智慧校园、激光装备、人工智能等方向成功孵化4家科技企业,与10余家本土企业、院所达成战略合作,获批2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获批5项重庆市英才计划“优秀科学家”项目。同时,围绕12个横向课题分别与中国电科等7家企业达成合作,合同金额近1500万。

  2022年,研究院将继续加强人才团队引育,加速科研平台建设,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出,力争建成集高水平技术攻关研发、高层次人才培养集聚、全球化科技资源对接于一体的高端科技创新研发机构,争取在空间光通信、先进制造、光电仪器、集成电路与芯片设计等领域实现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的更大突破,形成立足西南、辐射全国的示范带动效应。

值班编辑:张霁雯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:

相关文章